似曾相识的“大众脸”,器具上的“浙式幽默”小造型,它们都出自7000年前的余姚。
如今的博物馆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不老旧,不枯燥,甚至还有点儿草肥水美。
今天要说的,是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这是一次旅行,也是一次“补课”。
在参观这里之前,“河姆渡”对于我来说仅仅是存在于记忆里中学课本上的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1【名字】
“河姆渡”究竟是什么?我想到这么几种解释:
一个位于长江以南、浙江以东的小村子,住着一群“有趣”的人。
一个属于人类荒蛮时代的氏族聚落的生活区。
一个令史学家和考古学者爱不释手的“新石器文化”遗址。
它的出现,打乱了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脚步”;改写了史学界、考古界对于“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的最初断论;改变了人们对于新时期时代贫瘠、原始、衣不遮体的落后印象。
虽生活在原始社会,但河姆渡人制造的生产工具、生活器皿,在现代人看来,不仅不落后,还有一些“可爱”,件件如同艺术品。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大量骨化石、石器和陶器告诉人们:
河姆渡人在距今7000年的遥远时代,曾经在这里过着富足、幸福、快乐的生活,也创造过璀璨、繁荣的人类文明。
2【断层与化石】
一进入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首先展示给人们的,是一幅巨大的“河姆渡遗址地层示意”墙。
从墙体上展示出的不同地质层所出土的不同文物中可以看出,河姆渡遗址共有四个文化层。
距离现代最近的一层已有4700年左右的历史,而距离现代最远的底部一层竟有着7000年的历史。也就是说,这群创造了神奇文化的远古人,在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村曾经繁衍生息了2000年之久。
先来看一看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这些让专家们“惊掉下巴”的化石们。
菱角化石,这仅仅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大量野果化石中的一种。
这些化石告诉我们,生活在7000年前的远古河姆渡人,并不缺食物,且此地温暖湿润,曾经生长着大片的茂密森林,取之不尽的野生果实可以保证河姆渡先民饱食终日。
粘有锅巴的陶片,这一组化石告诉我们:
7000年前的祖先们,早已远离了茹毛饮血的“惨烈”生活,他们不仅会制作陶器,还会用陶釜煮米羹鱼,甚至还会捡炊具上的锅巴做小零食吃……
狗骨化石,这也仅仅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大量动物化石中的一种。
同期出土的化石中还有猪、羊、鸡,以及水牛,这说明,7000年前的河姆渡人已经开始驯养家畜,此外,在食物充裕的情况下,他们会将捕获的动物幼崽暂时圈养起来备用。
或许对于某些通人性的动物,他们也会不舍得宰杀,而是作为宠物饲养起来,他们养狗、养鱼、养乌龟,甚至还有可能……养大象。
双鸟朝阳象牙蝶形器,它被誉为“人类荒蛮时代的精美艺术品”。
这一只雕刻着太阳与鸟图案的神秘器具,竟然是用象牙制作的,因它的外形与蝴蝶类似而得名。
那些复杂的线条和不知其意的符号,似乎向人们传达着某些“神圣”的讯息。它的出现,引起了史学专家和考古学者们的浓厚兴趣,人们纷纷猜测着它的用途与寓意,却至今不得其解,也因此成为了一个“千古未解之谜”。
3【海湾】
河姆渡遗址文化层的第四级地层出土文物告诉人们,河姆渡遗址所在的平原,在远古时期是一片海湾,其中突起了这么一片地势低平的小山坡,是海湾中唯一的陆地,这里依山傍水,气候宜人,因而成为河姆渡人赖以生存的“风水宝地”。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从公元前6000年左右起,反复爆发的洪水使河姆渡人的家园饱受摧残。
又过了1000年,这里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特大洪水,在这一场自然灾害中,姚江河道的走向被改变,而河姆渡人所栖息的平原也变成了沼泽,河姆渡人不得不另谋出路,他们开始大规模地迁徙,从此亡命天涯、四散而去……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妖诡世界:我能氪命修行 仙君被坑后下山追妻 华娱之从演皇帝起家 普通人类的平凡日记 这个反派画风歪了 这个明星过于凶猛 我刘华强!打造世界第一村! CSGO:这个狙击手有亿点强! 高武归来变成了四合院的邻居 都市至尊强者 新婚夜残疾老公把我欺负哭了 残王的锦鲤王妃太卷了 穿越战国,开局直面白起 我用删除键打穿了异世界 吞噬魔帝 我丧葬主播,一个关注吓懵鹰酱! 神印:网游玩家的我成了骑士 从长津湖开始 末世老祖宗重生后飒爆了! 穿书后,我刷错了反派的好感度